白杨网
新版官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研究动态

向世界客观公允地呈现真实的非洲

分享到: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4-06-06    浏览量:1187
摘要:中国媒体整体上对非洲国家抱有理解态度,在正面、平衡的报道视角上有竞争优势。不过维凯撒也提醒称,中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和语言叙事等方面需要创新。

    530日,由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举办的“中国媒体在非传播”系列对话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中非学者及媒体人士对非洲境内的传播环境及中国媒体在非传播的现状和挑战等展开讨论。

    近年来,随着中国媒体不断走进非洲,有关非洲媒体的研究日益受到国内学者关注。针对当前非洲传媒研究、学界关注重点、中非双方媒体合作交流等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外学者。

    中国媒体需创新报道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非洲传媒已逐步融入全球新闻大环境。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媒体在非洲的强大影响力相比,对于正积极“走出去”的中国媒体而言,“未知的非洲大陆”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对此,南非金山大学助理研究员鲍伯·维凯撒(Bob Wekesa)认为,非洲人的文化习俗等应成为中国驻非记者学习的重要“课程”。非洲的洞穴、岩石艺术等,与中国的象形文字有相似和关联之处,从文化传统角度看,中非人民有着互相理解的基础。在媒体时代,双方加强媒体合作与研究十分重要。

    维凯撒还从新闻报道对非洲的惯常偏见、刻板印象及常用术语等角度出发,阐述了非洲人对西方媒体一些报道的不满意。跨国媒体发展项目“非洲媒体行动”主席特雷弗也曾提出,西方媒体有关非洲的报道有失偏颇:多采用消极视角,给非洲贴上“贫穷”、“战乱”、“疾病”的标签,报道很少涉及非洲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

    与会学者认为,相对来说,中国媒体整体上对非洲国家抱有理解态度,在正面、平衡的报道视角上有竞争优势。不过维凯撒也提醒称,中国媒体在报道内容和语言叙事等方面需要创新。比如,非洲人习惯批评性报道,而目前中国媒体对非的报道方式欠缺吸引力,应尽量弥合与非洲人的认知差异。

    “中国媒体需在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上做出一定程度的‘适应’和‘让渡’。”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张艳秋说,“许多人认为非洲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然而实际情况是,受西方殖民统治影响,非洲大部分国家在社会制度和公众意识上的情况很复杂,一方面,非洲公众在一些观念上很西化(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在非媒体享有较高的话语影响力),并不‘落后’;另一方面,非洲国家对境外媒体又有所‘警惕’,他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这些都会间接影响公众的媒介接受意识和程度,因此报道需谨慎。”

    《中国日报》驻肯尼亚首席记者李连星表示,对于中非媒体来讲,应以合作的姿态互相学习、制播新闻、消除偏见,客观公允地向世界呈现真实的非洲。

    非洲研究应做到客观平衡

    中国媒体在非洲的 “本土化”问题也是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

    张艳秋从学术研究角度阐释说,“从学界来看,我们的研究目前存在一定‘偏见’,需适当‘平衡’。当前国内有关非洲媒体的研究多侧重于策略导向,这些研究可以给政府部门和媒体提供一定参考,但对于非洲真实的媒介传播环境缺乏详细研究。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不了解非洲本土媒体发展状况、运作模式、节目偏好、对外部媒体的态度等;二是不了解在非西方媒体的传播状况,包括他们如何打入非洲,在内容传播、话语体系及组织管理等方面有哪些特色,有哪些值得借鉴或反思之处;三是缺乏有关中国媒体如何在非洲实现真正的有效传播、如何以恰当形式呈现自我和非洲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张艳秋表示,在国际学术话语上,就非洲传媒而言,中国学者的声音还很弱。她认为,我们要提高用外语进行学术阐释的能力,与西方和非洲媒介学者建立对话,改善目前研究的不平衡状况。

    李连星从“媒体话语形式”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媒体在非本土化过程中的“语言布局”问题。他引用非洲作家宾亚瓦哥·瓦纳那(Binyavanga Wainaina)对于非洲研究的看法,强调报道非洲时应注意用词,避免使用具有偏见性或不客观的词语,要了解一些惯常用法,以免引发争议。如,“People”意味着非洲人,而没有强调“黑人”,但如果使用“The people”就意味着“非洲黑人”。

    另外,与会学者表示,中国媒体在非洲的本土化策略布局要从多方面考虑,如媒体形态和站点布局、传播语言布局、合作伙伴布局、内容与受众布局等。

    非洲记者受益于中国经验

    中国媒体如何成功“走进非洲”是一个挑战,但通过中非媒体界的学术交流,让非洲媒体从更客观的视角观察中国、报道中国,则又另具重要意义。

    2012年我国首个非洲传媒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非洲传媒研究中心成立,标志着相关研究已成为我国国际传播研究议事日程上的重要课题。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表示,类似“非洲国家广播电视新闻采编研修班”、“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等项目,对培养资深非洲媒体人客观报道和解读中国有积极推动作用。

    此前,在“非洲社会冲突中的媒体职责反思”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上,“发展中国家国际传播硕士班”的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反思。例如,卢旺达媒体记者贝赫娜·那马他(Berna Namata)及卢旺达大学艺术中心主任格洛丽亚·马格布(Gloria Magambo)就1994年卢旺达大屠杀案件中国际媒体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思考,认为媒体持续的误导加剧了卢旺达的种族仇视情绪。肯尼亚记者朱迪斯·奥古都(Judith Ogutu)则分析了西方媒体存在的误导倾向。她认为,尽管媒体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种族及社会冲突,但传播负责任的信息及以积极的态度报道是媒体应尽之责。

    张艳秋说,在中国的学习经验改变了非洲记者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他们从中受益且拓宽了视野。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