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新版官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学人风采

学生就是我最好的“作品”——记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教授

分享到:
来源:中国妇女报    2014-09-09    浏览量:1811
摘要:高晓虹,1982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和法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

追梦人语

  “使更多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 ——高晓虹


  高晓虹是谁?

  不是“电视圈内人”,很难知晓。对普通电视观众而言,这个名字,远不如《故宫》《舌尖上的中国》《再说长江》《大国崛起》——这些中国纪录片的“新经典”来得熟悉。但对这些作品的导演而言,与摄像机结缘,都始于各自的“广院时代”,都曾在课堂上,听着高晓虹解读:“一段优秀的影片,就意味着每个镜头都应传达出一定的信息量。”

  从教31年,高晓虹对电视的理解,已通过她的学生们,在一个个画面里悄然传递。

  “其实,我最初的愿望是‘去一线’,很可惜,毕业时,我拿到的是留校通知。”57岁的女教授至今有些“耿耿于怀”。因此,她认定自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学院派”,总尝试缩短象牙塔与业界的距离,一直游弋在学术界和传媒圈的她得出结论:“做老师和做记者相比,很难说哪个离广播电视更近一些。”

  盛夏七月,中国传媒大学郁郁葱葱的校园内,抑扬顿挫的语调中,高晓虹讲述了“电视直播别再‘奢侈’,要常态化”的学人期盼;阐明着“使更多学生明白,如何通过自己的报道,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的中国”的师者愿望。

  “高老师讲课耐听”,这在她的学生中并非秘密。

  一个2000字出头的帖子——《高晓虹讲授精彩语录》,已静静挂在中国传媒大学BBS核桃林社区中近8年,依然会有人“冒个泡”:“好久没上课了,怪想的了。”

  在这个注册人数超过20万的中传学子网络精神家园,能享受到“语录待遇”的老师,并不多见。这通常意味着,即使毕业若干年后,老师当年的嘱咐,依然是如今从业的信条。

  每逢她的课,要提前去占座,“不然就被其他学院来蹭课的家伙给挤了”,则是师兄师姐必然要向师弟师妹们传授的秘籍。难怪,一位中传的老师会在一篇文章中微含醋意地说:“课堂‘粉丝’相当执著,高晓虹的课讲到哪儿,‘粉丝’们就跟到哪儿,因为她的授课内容总在刷新,因为听她的课是难得的艺术享受,她的课程在校园网上刚一露面,选课立刻爆满……”

  “的确,学生的认可,我一直很看重。”高晓虹说,因为她更愿意将学生变成一起“劈山开路”的学术与创作伙伴,而非她的门徒。

  她说,自己当年没能“当记者,每天接触新鲜”的青春遗憾,已渐渐淡去,但帮助学生成为好记者,“作为老师,我责无旁贷。我深信,学生就是我最好的‘作品’。”

  与人说话总会用“您”开始、娓娓道来的高晓虹,在课堂上往往会开启另一套语言模式:“创新,一定要创新。既然已被说俗了、用滥了,拜托你别东施效颦,要去独闯,另辟蹊径,用心体悟杰作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既是‘高老师’,又是‘高姐姐’。”高晓虹年轻的同事赵希婧说。

  那是一位藏族学生,临近毕业还没交齐学费,高晓虹一听说,想也没想,就把刚刚领到的学期课时费,直接交给了分管毕业生的老师。有多少钱?没数!那孩子叫什么?没问!

  两年之后的一天,一张汇款单从西藏寄过来,上面写着4个字——感谢老师。

  “我不是借给他,是送给他,不要还,干吗还寄回来呢?刚刚工作,孩子的生活一定还很难。”握着那张汇款单,高晓虹潸然泪下。

  学生给予老师肯定,在中传还有一种方式——投票。

  2007年教师节,高晓虹至今难忘。那一天,全校学生不记名网络投票,将他们的高老师选为“感动中传十佳教师”。高晓虹说:“这是纯‘民间’的,是千百位我叫不出名字的同学的选票,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不记名的回报’。”记者问她,这份喜悦是否能超越之后获得的“国家级教学名师”?没有片刻犹豫,挂着孩童般微笑的高晓虹,已点头给出肯定的答复。

  如此,就不难理解,在北京西边住了20多年的她,年复一年从西往东“跋涉”30多公里后,依然能精神饱满地出现在学生们面前。

  作为中国高教史上最负盛名的“77、78级大学生”中的一员,“理想、责任、使命”等看似宏大的词语,“都会在我们身上有具体体现,我们这一拨儿人,好像就是为了改变而来。”高晓虹说。

  一次担任某广播电视新闻奖评委,在评到电视直播奖项时,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些特别重大活动的报道,当时学界业界的普遍观点依然是:“大事才够得上直播。”

  高晓虹坐不住了,她力主让一个“看起来不那么重要”的报道胜出。“电视直播哪有那么‘奢侈’?就一定要‘特别重大’才可行吗?”经历对电视新闻发展走向的长期追踪研究后,她开始一遍遍地阐述,观众们希望坐在家里就可以知道外面的情况,看体育直播已经成为习惯,要求新闻也全面进入直播状态一点儿也不过分。

  “我们的设备、技术已经是世界一流,但观念还没有真正转过来。”高晓虹至今仍多次提及,一位曾获艾美奖的中传毕业生回校讲座,有人提问:你的节目重播的时候,还会在荧屏左上角挂着“直播”两个字吗?却只得到“我们没有重播”的回答。

  “这正是需要改变的——我们的重播很普遍,但在国际先进的电视传媒机构,任何一个时段的新闻都是直播。”这是高晓虹传授学问的风格——“提问、举例、分析、结论”。

  她笃信,条理清晰,更能彰显科学的力量。

  醉心于电视新闻的学术和学生之外,高晓虹也会让外人有些读不懂。至今,在这所偌大的校园里,这位身兼管理和教学双重责任的名师,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室。她长期的办公场所,是一间要准备让给师生们使用的会议室。于是,“拎着一台笔记本进进出出,随时准备挪窝”成了高老师的特色。

  她的同窗兼同事张育华说,高晓虹曾洋溢着少女般的胜利神情告诉她,“没自己的窝,就没人敢给你送东西。”

  以远离的方式婉拒,很符合高晓虹柔中带刚的个性。

  高晓虹,现任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时至今日,她的最佳状态,仍是上课铃响起,走上讲台,说出“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的时候。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