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登录

岁月留声

“77摄”口述实录:第22章 三重门·电视有多高(7)

分享到: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9-11    作者: 浏览量:1353


马国力:回过来说体育频道的诞生,中央电视台1989年1月2日开播的《体育新闻》是第一个准备。

酝酿多年的想法有了雏形后,他立即给当时的中央电视台台长打了相关报告,报告很简短,“不到两页纸”,里面谈及了很多他的个人思考:国内外体育赛事越来越多,观众也在不断增加,现有播出条件提供不了足够的播出空间;诸如ESPN、STARSPORTS等境外体育媒体机构谋求进入中国的企图十分明确,如果国内没有自己的体育频道,可能会有潜在的威胁;创建专门的体育频道,在财力、人力上困难也不是很大……

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等待,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计划过于理想,很难短时间内实行。

马国力:我本来也是尽量争取最好的条件,但也知道如果所有条件都具备了再做,那意味着永远都不做。因此还是按照当时的规则办理。

终于,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1995年1月1日正式开播,序号排在四套之后的第五套节目。现在,几经改版的体育频道整体水平已和国际接轨;国际赛事转播报道模式多次创新,体育报道也更加现代化。

多年来,马国力为CCTV-5倾注了全部的心血,CCTV-5让十几亿中国人了解了奥林匹克,了解了世界体育,也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体育电视。

马国力:创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是我一生最为得意的事情。尽管我是在中央电视台这棵大树下的职务行为,尽管如果不是我,另外一个担任这个职务的人也会这样做。但是如果不是我,体育频道不会在1995年就诞生,那么也许就会错过最好的团队和发展时期。

马国力自从和电视体育结缘之后,如同发生了强大的化学反应,释放出巨大的潜力和激情。三十年来,他率领电视体育精英,不间断地创造了中国体育电视史上一项又一项纪录。曾有人细数,有16项之多,或许不止。

当问起这些成绩时,马国力只是淡淡一笑,把荣誉归功于集体的努力和自己的幸运。

马国力: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上学时赶上了百废待兴的年代,在中国没有全面对外开放时去德国深造,在中国经济大发展时担任体育部主任,在CCTV发展壮大之际创建了体育频道。我承认有我个人的作为,但我所做的只是为大家创造一个体育电视发展的平台……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开幕式时,上空回响的是马丁·路德·金的一句名言:“我有一个梦”,压轴曲目也是一首歌曲,叫做“梦的力量”。

马国力:每次大型报道之后,我总喜欢独自坐一会儿,看着那已经被拆得支离破碎的工作间,常常感到一种惆怅和一种安慰。尽管这十几天里我们也有挫折,有眼泪,有委屈,但在汇聚了全世界目光的奥林匹克面前,任何个人情感都显得过于渺小。重要的是我们的报道,它成功了。让全中国的人们都满意,这是我们最大的梦想。

是啊,每个人都会有梦想,体育就是一个梦想,这个梦属于我们所有人。只有初次体验过它的人,才会知道它的到来是多么的不容易,运动员、观众、记者,乃至国家都在为了这个梦想付出着自己的努力。相信,这个梦会伴随着马国力,伴随着我们每个中国人,一直走下去。

做一件大事

1993年,中国申奥失败。八年过后,2001年,北京重振旗鼓,再次提出申请奥运会。就在2001年的2月份,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到达北京,做最后一次考察。那时,马国力作为媒体代表,宣读了媒体部分的报告人。

马国力:对于我的这个部分,考察团成员只提了一个问题:你是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的主任,中央电视台在中国有着很高的权威性,如果北京申办成功了,中央电视台是否会同意国际奥委会来主管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制作?

早在2000年底,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就做出了一个决定:今后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承诺,奥运会的电视转播将由国际奥委会全权负责。为此,国际奥委会还成立了专门的公司——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OBS)。

如今的奥运会已经今非昔比,它给主办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城市的知名度,还会有源源不断的运营资金。主办城市多拥有奥运电视转播权,而这些运营资金一半以上,其实都来自于电视转播权的出售,花大价钱购买了转播权的电视机构当然有权要求相应的服务,所以国际奥委会提出要主管北京奥运会的电视制作,其实并不过分。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马国力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马国力:我的回答当然是YES。

或许,马国力的这个“YES”,能为北京申奥成功注入一滴活水。

                                                                        (编辑:王丹瑛)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