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新版官网| 融合服务门户| 登录| [ENGLISH]

中传人物

专访理工学霸卢钇宏:“非一般”的刺绣传承人

来源:官微    2019-01-20   作者:记者 车卉暇 浏览量:328

编者按:卢钇宏,2015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班。连续三年计算机系GPA第一,曾获中央三台奖学金、校一等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员,保研到清华大学信息艺术设计系。她还是国内首家传统手工艺数字博物馆的人。

           

“与刺绣的不解之缘”

卢钇宏出身于一个与刺绣文化密不可分的家庭,她的母亲是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刺绣艺术大师、台州刺绣的非遗传承人——廖春妹。由于从小在外地求学,卢钇宏并没有过多地接触刺绣文化,她正式走入刺绣的世界,是在高考结束以后。

那天恰是七夕,是女孩们乞巧开针的日子,卢钇宏开始向妈妈学习刺绣。“我第一个学会的针法是打籽绣,用妈妈的话说,这种绣法是‘会绣的人一上来就会绣,不会绣的人怎么都绣不好’。”卢钇宏上大学后,妈妈偶尔来北京收藏、看展,她也会跟随。在这个过程中,她听妈妈讲述了许多古老的故事和文化,对刺绣愈发地喜爱,也逐渐对刺绣文化有了自己的理解。

记者来到卢钇宏所在的计算机实验室,发现她的电脑桌上还摆放着一件尚未完成的刺绣。精美可爱的纹样更是遍布在她的包包、手帕、书签,甚至是玩偶上。她笑称:“刺绣本就是很日常的东西。”

“首创刺绣数字博物馆”

提起刺绣,很多人首先会想到手执白绢、穿针引线的绣娘。而卢钇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绣娘”,她运用现代科技开创了刺绣数字博物馆,以年轻化的方式进行着传承。云中绣吧,是国内首家传统手工艺数字博物馆。它整合34599条、6.83G数据,结合智能推荐、知识表示、数据可视化、图数据库等前沿计算机技术。将刺绣藏品数字化并梳理、展示,建立“刺绣云”平台。团队成员有卢钇宏、黄弋珂、李伊琳、李敏、向玢洁、严梓菁、严梦竹、贾斐然。指导老师为杨红、张弛、李春芳。

卢钇宏创立刺绣数字博物馆的初衷,是想以母亲的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为试点,整合、梳理刺绣领域的资源,方便人们了解刺绣文化。台州府城刺绣博物馆内收藏着大量明清、民国时期的传世刺绣,绣品都是廖春妹耗时近三十年、走访全国各地收集而得的私人藏品。

“许多同学仅因我简单的介绍便对刺绣有了全新的认识,因此我想让更多人能够有渠道接触刺绣文化,找到刺绣与生活的联结,有了接触与了解,才会有喜欢甚至传承、创新的可能。”卢钇宏说道。

当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正在开展,卢钇宏抓住机会,很快组建了学生团队,以数字博物馆为主题申报了“大创”项目。“这是一个全新的尝试,我们打算用年轻人的思维与视角,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去弘扬优秀的传统工艺。” 在“大创”期间,团队完成了数字博物馆技术框架的构造。

2018年8月13日,由卢钇宏带领其团队创立的国内首家传统手工艺数字博物馆——“云中绣吧”正式上线。记者打开“云中绣吧”的首页,瞬间就被典雅精致的页面设计所吸引。卢钇宏说,网站设计元素均取材于刺绣藏品,并结合了现代审美进行调整,所以兼具时尚感与古典美。

“云中绣吧”的功能齐全且新颖,除了琳琅满目的藏品展示,它还提供了检索、导航、推荐等特色功能,同时开设了“领域前沿”“科普文章”“经典教程”“线上展览”等板块,方便大众学习刺绣工艺知识。

“云中绣吧”也结合热点与节日推出主题活动,比如在七夕节推出“刺绣祝福生成器”,提取刺绣元素制作祝福模板,用户可以DIY祝福并送出。

▲“云中绣吧”给中传的祝福

相比于传统博物馆,云中绣吧聚合了更多刺绣领域的资源,运用了现代化的传播方式,解决了博物馆藏品传播难、刺绣爱好者交流难等问题,更好地打通了年轻人接触刺绣的渠道。

在老师的推荐下,卢钇宏带着“云中绣吧”项目参加了“华夏银行杯”2018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最终在北京市决赛获得获得“组委会特别奖”。卢钇宏坦言,“我们在这里获得了更专业的指导,探索了更多可能性。”当被问到是否会坚持,她说:“很多人会把时间浪费在摇摆上,而我是比较坚定的,这件事我肯定会一直做,只不过是快慢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