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每当读到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首诗,都会产生一种特别的亲切感。这倒不是羡慕湖阴先生(指隐士杨德逢,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适意悠闲的山居野趣生活,而是对他亲手植绿和享受这种绿意盎然生活情致的感同身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这是一幅多么让人向往的场景:一座古朴的庭院依山而建,室内明窗净几,书香宜人,雅洁素朴;屋外鲜花竞放,绿树成荫,充满生机;门前菜畦平整,稻田纵横,油油的叶子上,露滴点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条小溪蜿蜒而过,流水淙淙,沾溉着两边的稻田麦地。读书倦了,写字累了,抚琴乏了,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推窗而望,远处的青山、绿水、稻田、麦苗、野花,纷纷映入眼底,精神顿时为之一振,该是何等的惊喜与惬意啊!
在这首诗中“绿”,是它的色彩基调,也是情感基调。茅檐的青苔是绿的,庭院的树木是绿的,菜园里的蔬菜是绿的,稻田里的秧禾是绿的,地里的麦苗是绿的,远处的山是绿的,在一片绿色的环绕和映衬下,小溪里的水也呈现出清澈的绿色。满眼皆绿,生活其间,自然会使人宁静,使人平和,使人淡泊,使人惬意。
绿色是自然之赐,也是人工之力,“手自栽”三字道出了其中的奥秘!主人爱绿、亲绿、赏绿,不仅向自然界“借”绿,更亲自动手“植”绿。你看他栽树、种花、种菜、插禾,哪一样不是在撒播绿色?哪一样不是在亲近自然?栽种的艰辛换来的是绿满庭院,绿满山川,也带来了绿色的心境和愉悦的心情。是呀,“绿绕”、“青来”,又有什么比得上这满眼的绿色,满眼的生机与希望更让人动容呢!
绿是大自然最常见的色彩元素,没有绿,大自然会缺少灵气,缺少动人;绿又是中华民族亲近自然、宁静致远、爱好和平的情感象征。自古以来,崇尚自然,亲近自然,敬畏自然,进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人们孜孜追求的目标,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从自然激发灵感、汲取智慧,借自然涤荡污浊、开阔心胸,直至融入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世代不乏其例。自然的博大无垠、包容一切固然是其根本,但灵魂却是自然的绿,是自然的绿色与人们心中的追求相互作用的结果。
绿最能触动人的心弦,激发人的情愫。从“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眷念,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从“绿阴不减来时路”的喜悦,到“手植之木,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感叹;从“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轻柔,到“锦官城外柏森森”的沧桑,人们借助绿树繁花来表达思想,抒发感情,创造出了无数动人的篇章。
如果说,红色是生命之源,那么,绿色则是心灵之根。大自然有了绿,就不会单调、光秃,心灵有了绿,就不会枯萎、荒芜。大自然的绿,是上天对我们的恩赐,却需要人类来培植、呵护。事实上,中国古代即有植绿护绿的传统。“花木成畦手自栽”,这是湖阴先生的植绿;“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这是少陵野老的植绿;“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这是东坡居士的植绿。没有代代人们的植绿护绿,就不会有“一株杨柳一株桃”,风景如画、美不胜收的江南“苏堤”;就不会有古木森森、浓荫蔽日的塞外林地。只有大力“植”绿、护绿,我们才能拥有绿、享受绿。今天我们有了“植树节”,植绿、护绿成为了全民的自觉行动,蔚然成风。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春天的脚步已然走近,绿色大幕冉冉铺开,在你赏绿、亲绿、赞绿的时候,莫忘植绿、爱绿、护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