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网
登录

岁月留声

“77摄”口述实录:第20章 三重门·电视有多高(5)

分享到:
来源: 中国传媒大学    2017-06-14    作者: 浏览量:2028


这部名为《中国日记》的纪录片拍摄方法尽量以自然为主,不一味追求光线和构图完美,而是重点强调真实。其中表现的事件可以说是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既有深度也有广度地反映了处在变革时代的中国。影片在美国获了多项大奖,在美国国家教育电影电视节的两千多个参展影片中名列第一。张旭奎也是凭借这部作品敲开了美国纽约市立大学布鲁克林学院电视系的大门。

说到纪录片领域的璀璨成果,和张旭奎一样,在77摄影班还有一个人,他的一生都与纪录片结缘。他就是段晓明。

从广院毕业后,段晓明回到了陕西电视台,成为了一名新闻摄像师。但只工作了一年的时间,他就又辗转来到了河南电视台,开始了自己的纪录片生涯。河南电视台的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之窗》就是他开创的。在电视台工作整整20年后,段晓明又来到了浙江传媒学院执教,教授的课程仍然是《纪录片创作》。在采访中,段晓明用了一句话来形容他与纪录片之间的关系,他说,我与纪录片真是蛮有缘的。

段晓明:在多年纪录片的拍摄中,对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战俘三部曲”:《起诉在东京》、《美军战俘》、《中国军医与英国战俘》。

段晓明也给他的三部战俘题材纪录片取名为“我的战俘三部曲”,因为这三部纪录片,每一部都映照了历史的痕迹,留下了岁月的磨砺。

《起诉在东京》讲述了作为战俘的耿纯带领着当时同被日本人奴役的中国人起义暴动,并在日本法庭起诉战犯的故事。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可谓历经周折,在日本期间,由于语言不通和日本民族情绪的阻碍,段晓明的创作团队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美军战俘》则讲述了当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美军战俘老温在中国的生活。用他的话讲,“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中国,他看到中国人民的善良和包容,对历史充满思考的他也渐渐懂得了美国对朝战争给无辜的人们带来的伤害,于是老温最后选择了留在中国,也选择了一种更加宽容的生活。

而三部曲的第三部《中国军医与英国战俘》同样表现了一个被中国俘虏的美国人,被中国人民的善良所感动,从而为自己国家的做法感到羞愧的心理转变。多少年后,主人公重回中国寻找当年的救命恩人,个中曲折,也被段晓明记录了下来。

“战俘三部曲”,是段晓明从事纪录片创作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中纪录片《起诉在东京》获1996年度中国电视奖社教节目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长纪录片奖、第三届(1996)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奖一等奖以及2007年获中国电视文献纪录片优秀奖;纪录片《美军战俘》获1998年度中国电视彩虹奖三等奖;纪录片《中国军医与英国战俘》获1998年度中国电视彩虹奖一等奖、第十七届中国电视金鹰奖纪录片优秀奖。如此诸多的荣誉和赞许,段晓明同学真可谓是拿奖拿到“手软”。

再说毕业后回到了家乡江西电视台的柳春江,他与庐山发生了一段难忘的“电视恋情”。

柳春江:1993年到1994年,我们江西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合作了12集的电视系列片《庐山》,作为主要编导之一,这部作品也了却了我想送一份礼物给生活和工作了14年的第二故乡江西的一个心愿。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
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博

热点排行